成果推介丨中山大学成果发布(十二)

2025年02月14日 园区新闻

为了更好帮助学校科研团队开展优秀成果的宣传与推介,加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中山大学科技园将持续征集并发布学校优秀科技成果。

成果一:一种携带Polymerase I抑制剂的核仁靶向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

成果简介

核酸适配体(Aptamer)一般是由30-50个碱基组成的单链寡聚核苷酸(RNA)或单链寡聚脱氧核苷酸(DNA)。它能特异结合蛋白、小分子、离子和细胞等多种靶分子。利用SELEX技术已获得了很多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核酸适配体,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凝血酶、hnRNPA1蛋白、核仁素等核酸适配体。CX‑546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polymerase I(Pol I)转录酶特异性抑制剂。

本成果针对现有Polymerase I抑制剂在应用中无法有效发挥药效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靶向递送Pol I抑制剂的纳米载体。利用具有核仁素靶向的核酸适配体修饰包载Pol I抑制剂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从而将Pol I抑制剂高效率和靶向地递送到核仁中,提高药效。

本成果开发了一种携带Polymerase I抑制剂的核仁靶向纳米载体,通过制备介孔二氧硅纳米颗粒,再制备负载Polymerase I抑制剂的纳米颗粒,然后用多巴胺封堵二氧硅纳米颗粒孔道,最后用链接有核酸适配体的聚乙二醇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化学修饰,得到该纳米载体,该纳米载体具有高的药物包封率,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和核仁靶向性,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null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

成果二:一种InSAR时序相位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所属领域

测绘遥感

成果简介

随着当代SAR卫星重返频率逐步提高,海量观测数据不仅为更加客观地了解形变的发展动态和规律提供了契机,同时也给快速、高效的时序InSAR带来了新的挑战。大范围时序相位优化是InSAR数据处理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能够抵抗雷达信号失相关,增强干涉信噪比,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流程控制,减小解缠误差传播。

本成果开发了一种InSAR时序相位的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时序SAR数据集,并对时序SAR数据集进行L视处理,分别获得L视强度数据集和干涉数据集;以L视强度数据集为参考,获取并分别对预设数字高程模型和预设土地覆盖图进行配准与地理编码,分别得到SAR图像坐标系下的数字高程和SAR图像坐标系下的土地覆盖图;根据SAR图像坐标系下的数字高程,对干涉数据集进行差分操作,得到差分干涉数据集;根据SAR图像坐标系下的土地覆盖图和差分干涉数据集,估算差分干涉数据集的协方差矩阵,并根据预设的时序相位极大似然估计公式,估计并获得优化后的时序相位,能够应用于大范围的高效时序相位优化估计的过程。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

成果三:一种pH响应电荷翻转的纳米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

成果简介

奥沙利铂(Oxaliplatin)属于二价铂类抗肿瘤药物,其适应症广,抗肿瘤效果良好,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但是奥沙利铂的靶向性差,且有强烈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严重限制。因此,为了提高奥沙利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安全性,研究者们构建了一系列奥沙利铂前药纳米递药系统,有效的改善了奥沙利铂药物的靶器官分布特性,提高了其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本成果构建了一种pH响应性电荷翻转的奥沙利铂前药(IV)复合纳米递药系统,同时联合光热/免疫疗法协同治疗恶性肿瘤。本成果先将奥沙利铂(OXA)氧化成OXA-COOH,继而将其与DA进行反应,生成OXA-DA聚合物,然后利用OXA-DA聚合物制备多孔纳米粒,并在该纳米粒的孔内附载靶向PD-L1蛋白的siRNA(siPD-L1),最后在该纳米复合体系表面修饰PEOz,进而构建得到pH响应电荷翻转的纳米复合制剂。该纳米复合制剂具有pH响应的电荷翻转效应,可同时实现化疗/光热/免疫三重抗肿瘤效应,增强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该纳米复合制剂有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制剂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

null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

成果四:一种正反演融合的区域重力场建模方法与系统

所属领域

测绘遥感

成果简介

重力场反映了地球内部质量分布、运动和变化,对于建立全球和区域性测绘基准以及研究海平面上升、地质演化和资源调查等紧迫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精细的区域重力场建模一直是现代大地测量学、海洋测绘、极地测绘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当前,国际上提出构建cm级大地水准面和mGal级重力场,是当前国内外大地测量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为解决在地面数据稀疏区域,由于常密度假设、调和改正、光谱滤波等缺陷,导致区域重力场建模精度差的问题,本成果开发了一种正反演融合的区域重力场建模方法与系统,其能有效的提高重力场建模的精细度,包括如下:通过地面重力测量数据解算,得到地面重力异常数据;根据全球重力场模型求解得到离散点长波重力场数据;建立全球分层地形模型,通过球谐分析和球谐合成,得到高频地形数据;通过正演模型理论将高频地形数据转化为离散点短波重力场数据;从地面重力异常数据中移除离散点长波重力场数据、离散点短波重力场数据,得到残余重力异常数据;基于残余重力异常数据,反演得到残差密度异常数据,并结合高频地形数据,求解在残差密度异常和残差地形引起的残差重力场;将基于全球重力场模型得到长波重力场格网、短波重力场格网与残差重力场融合,得到区域重力场数据。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


Copyright©2015-2021 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粤ICP备17075193号-1  粤公网安备44010502000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