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帮助学校科研团队开展优秀成果的宣传与推介,加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中山大学科技园将持续征集并发布学校优秀科技成果。
成果一:一种通过肠道排泄有效降低血尿酸的菌株及其应用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
成果简介
高尿酸血症(HUA)是全球范围高发病率和患病率一类严重危害健康的代谢性疾病。血清尿酸的异常升高不仅会引起痛风,还会导致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众多重大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高尿酸血症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的主要调节通路是抑制肝脏合成或者增加肾脏排泄,针对这两条通路的药物长期服用存在肝肾损伤等副作用,如别嘌醇易发生超敏反应,非布司他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等。嘌呤限制饮食也是常见的HUA 防控手段之一,但由于在尿酸合成的嘌呤来源中,膳食来源只占其中的小部分(约20%),而绝大多数则来自于细胞代谢等内源性的产生,因此饮食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本成果提供了一种肠道菌株,该肠道菌株能促进机体排泄尿酸,具有预防/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本成果同时提供了含有该肠道菌株的产品,该产品可制为药物、膳食补充剂、营养补充剂、保健品、普通食品、饲料添加剂等,可使生物(如人体或动物等)在治疗过程中或者日常饮食中实现治疗/预防高尿酸血症的目的。本成果公开的肠道菌株在降低尿酸效果上与苯溴马隆效果相当,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有效解决市面上常见的高尿酸血症药品长期服用导致的副作用,以及控制饮食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
成果二:一种普氏梭杆菌及其应用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
成果简介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指中等动脉或大动脉的动脉壁形成脂质斑片状沉积物(粥样斑或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流量减少或阻塞血液流出的一种疾病,也是诱发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共同病理基础。目前AS的防治主要包括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调节。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往往不好,如长期热量限制、规律运动或少盐少油饮食等,患者通常无法适应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从而中断治疗的过程。长期药物治疗可能造成不良反应,如他汀类药物不耐受引起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或胃肠道不适等症状,部分具有禁忌症的患者需要更换治疗方法。即使遵循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的血脂水平仍无法降低到预期目标值,依然存在较大的残留风险。因此,急需寻找依从性好、防治效果明显的早期干预措施。本成果公开了一种普氏梭杆菌及其应用,实验证明,该菌株及其衍生物、培养基或组合物具有预防、改善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成果公开的菌株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降低斑块局部炎症水平,且对动物的体重和糖代谢无显著影响,同时不会对动物的肝功能和肾功能造成损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合作需求。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
成果三:基于在线学习的反向散射无线网络最优路径路由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所属领域
通信技术
成果简介
具有主动传输和反向散射传输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包含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相互转化,且由于不可靠的链路以及随机的访问协议,链路时延会随机发生变化,使得选择最优路径传输数据非常复杂。目前对于链路时延已知的静态网络,大多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弗洛伊德(Floyd)算法、贝尔曼-福特(Bellman-Ford)算法和SPFA算法来确定最短路径。但是由于无线通信网络所处的环境复杂,链路时延未知且很难确定,这几种算法需要实时计算链路时延并选择最短路径进行数据传输,这使得整个网络开销巨大且结果并不可靠。同时,如果在选择最短路径的过程中网络结构或链路时延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选择的路径不是最短路径或路径中断,从而使得整个网络传输数据性能下降。其次,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没有考虑双传输模式(主动传输和反向散射传输)节点的能效增益以及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相互转化。针对目前的反向散射无线通信网络中,链路时延未知且不容易确定,导致应用目前的最短路径算法的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在线学习的反向散射无线网络最优路径路由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本成果的方法将链路时延未知的反向散射无线网络的路由问题建模成为组合多臂老虎机问题,通过累积已知的路径收益反馈,在动态变化的网络中即时选择收益最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增加能效,增大数据传输速率。针对采用不同传输模式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分别得到每个节点选择不同传输模式的概率,并将概率与数据传输成功率相联系,加权得到每条传出链路的平均数据传输成功率,进而得到平均链路时延,使用平均链路时延作为链路指标,提升了网络的稳定性,增加了模型的可靠性。本成果解决了目前信能耦合的动态无线通信网络中难以实时寻找最优路径的问题,同时改进了在线学习算法中单一的路径评价标准,优化了链路时延的计算方法,提升了网络的吞吐量。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
成果四:基于惠更斯超表面的透明透射单元、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
通信技术
成果简介
超表面由周期性排列的人工亚波长单元结构组成,能够灵活操控电磁波。惠更斯超表面由于能同时产生电偶极子与磁偶极子,拥有调控电磁波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常见的惠更斯超表面单元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使用金属线贴片作为电偶极子,金属环作为磁偶极子的线-环结构,这种结构需要将介质切分并“栅栏式”地层叠在一起,难以部署在现有的窗户上;另外一种则是多层堆叠结构,而多层结构的堆叠则会导致超表面的透光率急剧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惠更斯超表面的透明透射单元、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本成果将具有双圆弧结构的金属层作为贴片材料,使用上下两层反对称金属贴片设计使其产生强磁偶极子谐振。同时,上下两层金属贴片又能独立产生强电偶极子谐振,通过电偶极子谐振与磁偶极子谐振的相互作用,超表面能激励起惠更斯谐振,从而实现电磁波的高透过率,且易于部署在现有窗户上,并增强特定区域的无线信号接收范围。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
成果五:一种冗余信息辅助的编码缓存重传方法及系统
所属领域
通信技术
成果简介
为了降低流量高峰期网络的传输负担,一种方法是利用分布在用户的缓存空间,预先将一部分内容存储在用户中,当用户请求的信息包含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从而降低一部分网络传输负担。但这种传统的缓存机制对于网络流量的减少能力十分有限,并且很大程度取决于用户缓存大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于文件传输网络,编码缓存通过设计每个用户从服务器获取的信息填充用户缓存,再由服务器经过共享链路向用户发送编码信号,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缓存和信号恢复出请求的文件。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缓存方案大幅减少了链路上的传输速率需求。对于通信链路上发生的差错,通常会采用自动重传技术或者前向纠错技术来恢复发生错误的内容。但是,在编码缓存中,目标用户集是一个变化的集合,这样一个特征使得传统的重传策略可能导致编码缓存的全局缓存增益减小,多播个数减少。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冗余信息辅助的编码缓存重传方法及系统。本成果通过预先在客户端中缓存一部分的子文件,从而构造目标用户集的多播机会,减少第一次传输所需的信息量,并且在发生丢包时根据丢失数据包生成组合数据包以帮助客户端重新接收,进一步降低可靠传输文件的所需信息量,能够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幅减少共享链路上的流量负担,可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合作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