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介 | 中山大学成果发布(二十一)

2025年06月24日 园区新闻

为了更好帮助学校科研团队开展优秀成果的宣传与推介,加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中山大学科技园将持续征集并发布学校优秀科技成果。

成果一:基于三螺旋DNA结合级联信号放大策略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所属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简介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剧毒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最广,毒性和致癌性最强。AFB1广泛存在于多种食品及其原料粮食作物中,开发高灵敏的AFB1检测方法对食品安全控制极为重要。目前AFB1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法(HPLC‑MS)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HPLC-MS虽然作为检测AFB1的标准方法,但其检测成本高,需要昂贵的仪器及专业的操作人员。ELISA是目前检测AFB1的常用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但抗体的制备周期长,成本高,稳定性不好,极大限制了这类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成果提出一种基于三螺旋DNA结合级联信号放大策略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目标毒素的特异性Aptamer、杂交链式反应和脱氧核酶,实现级联信号放大,完成对目标毒素的高灵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成果二: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和三螺旋链的甲醛比色检测方法及应用

所属领域

资源与环境

成果简介

甲醛是环境污染物中最常见的一种,传统的检测甲醛残留的方法主要有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等,但这些方法或存在检测时间长,或存在检测成本高昂,或存在无法用于现场临检等问题,从而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为解决现有问题,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和三螺旋链的甲醛比色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修饰Oligo 1探针序列,得到金属纳米粒子探针,然后将待测样品与探针、Oligo 2序列、Oligo 3序列、银离子溶液混合,根据混合溶液最终颜色的RGB值定量待测样品中的甲醛含量。本成果的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靠,无需大型仪器和复杂的操作过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现场检测,其成本和效率远超其他传统方法。此外,本成果的检测方法所需样品少,特异性强,能有效排除如乙醛、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乙酸、氨水和甲苯等其他结构类似物的干扰,在线性范围能够准确的检测甲醛的含量。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成果三:基于杂交链式反应和动态光散射检测尿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所属领域

所属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简介

尿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它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是由于尿液中脱落细胞较少,尤其是在低级和早期肿瘤过程中,导致其灵敏度较低。端粒酶活性在大多数正常人体组织中被抑制,但在85%以上的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被激活并表达,使癌细胞可以不断增殖。因此,端粒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靶点。目前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主要方法是基于PCR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然而,该法存在操作复杂,工艺繁琐,费用昂贵以及非特异性扩增等问题。

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杂交链式反应和动态光散射检测尿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方法,该方法是当活性端粒酶存在时,其底物的延长产物会引发HCR反应,形成长的、带缺口的双链DNA产物。然后HCR产物可以与DNA修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杂交,导致金纳米颗粒发生聚集。通过测定金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信号(粒径大小)的变化,实现对端粒酶活性的高灵敏定量分析。本方法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所需样品少,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该方法用于多种癌症病人尿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对膀胱癌具有特异性响应,为膀胱癌的无创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成果四: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定量PCR检测方法

所属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简介

目前,PCR技术与金纳米颗粒(AuNPs)探针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不对称PCR技术产生单链DNA产物,然后与AuNPs探针上修饰的DNA杂交,但在进行不对称PCR时,上下游引物的浓度配比很难优化,其成功率往往不太理想。另一种是制备两种修饰不同引物的AuNPs探针,再进行PCR反应,但由于AuNPs表面修饰的DNA存在空间位阻,会阻碍PCR反应的进行,降低其扩增效率。

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定量PCR检测方法,首先选取待测DNA序列,设计一对成发夹结构的扩增引物;其次在含有待测DNA模板、扩增引物、Taq DNA聚合酶和dNTP的体系中进行PCR反应,得到PCR产物;然后制备DNA修饰的金纳米颗粒探针,并将探针加入到PCR产物中,与PCR产物杂交;最后测定金纳米颗粒的吸光度或动态光散射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目标DNA序列的高灵敏定量分析。此方法无需通过不对称PCR或将PCR双链DNA产物进行变性,获得单链DNA与金纳米颗粒探针进行杂交,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高灵敏度的PCR检测方法。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成果五:一种实时动态光散射定量PCR仪

所属领域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成果简介

常用的PCR仪有普通PCR仪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普通PCR仪上只能进行目标核酸的PCR扩增,PCR扩增产物需要在别的仪器和装置上进行检测,PCR扩增和信号检测分别在两个仪器上完成。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能够同时进行目标核酸的PCR扩增和原位检测,可获得PCR扩增产物的实时荧光信号并传输到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中,得出实时的量化结果输出。但是,由于荧光染料能够与双链DNA非选择性地结合,在SYBR Green实时PCR中容易生成非特异性的PCR产物,从而影响准确定量。

动态光散射是指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强度起伏的变化来得出样品颗粒大小信息的一种技术。动态光散射仪可以研究颗粒大小和粒径分布,也可以作为一种高灵敏的检测仪器。动态光散射仪无法实时检测目标核酸的PCR扩增,限制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实时动态光散射定量PCR仪,可在对目标DNA扩增的同时对试样的动态光散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由于动态光散射信号强度与目标DNA的浓度成比例关系,因此检测动态光散射信号强度就能测定目标DNA的浓度。并且,只有特异性的PCR产物才能引起动态光散射信号的变化,有效排除了非特异性PCR产物的干扰,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成果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实时观察每一循环反应管中PCR扩增产物逐渐增加的情况,自动化程度高,测定结果可靠。

合作需求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如您有成果发布或成果对接意向,欢迎联系

秦杰

020-84112410,13560237601

陈湘鹏

020-84115268,15875072084

null


Copyright©2015-2021 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粤ICP备17075193号-1  粤公网安备44010502000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