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帮助学校科研团队开展优秀成果的宣传与推介,加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中山大学科技园将持续征集并发布学校优秀科技成果。
成果一:一种交叉图匹配不完整多视图聚类方法及装置
所属领域
电子信息
成果简介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渠道与特征提取的种类日益多样,使得同一对象可以从多种数据源、特征进行描述,产生多模态数据,例如一个网页数据可以由文本来刻画,同时也可以由指向该页面的超链接来描述;一个多媒体片段数据可以由其视频和音频信号同时描述。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标签采集费时费力,往往只能采集到少量监督信息,而多模态半监督聚类方法能将有限的监督信息与大量的无监督信息结合起来学习,大大地提升了聚类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采集器的临时失效或者人为失误,导致某些模态的数据缺失,往往会得到不完整的多视图数据。现有的多模态聚类算法大多基于完整数据而设计,无法直接处理不完整多模态数据,因此不完整多模态聚类应运而生,旨在减少缺失数据的影响的同时,利用模态间一致和互补的信息来使得聚类效果得到提升。
本成果提供了一种交叉图匹配不完整多视图聚类方法及装置,将缺失数据作为优化量,使得缺失值满足视图的潜在特征结构,从而降低缺失数据对聚类的影响。同时运用图学习方法,创新性地将可能变化的视图表示转化为具有不变性的图连接强度,并最小化不同视图之间的成对连接图的差异达到视图共识目标,从而在有效减少缺失数据影响的同时,利用模态间一致和互补的信息来使得聚类效果得到提升。
合作需求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
成果二:一种细轴荛花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所属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成果简介
自然界是结构新颖抗癌候选药物最丰富的来源,天然产物及衍生物或模拟天然产物及其药效团的药物在抗癌药物中占了相当比例,一些微生物和海洋来源的天然产物更有可能直接成为癌症治疗的候选新药。
细轴荛花,别名野棉花、地皮棉,是瑞香科荛花属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等省 。常见于海拔300-800-165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细轴荛花为民间常用中草药,性寒味苦,全株有毒,民间药用祛风,散血,止痛。目前未见关于细轴荛花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课题组通过对该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发现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乳腺癌和结肠癌活性。这为后期这种植物提取物的抗癌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合作需求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
成果三:一种压力管路腐蚀损伤的监测探针、系统及其方法
所属领域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成果简介
压力管路广泛应用于船舶、石化、核电等领域。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压力管道的内部环境介质多样,如舰船领域的压力海水管路、核电领域的二回路高压蒸汽管路、石化领域的油气输送管路等。无论是何种介质环境,压力管道完整性都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根本条件。从运行情况看,压力管路内部介质造成的腐蚀损伤是导致管路减薄、泄露的主要因素,开展压力管路腐蚀损伤状态的实时监测对评估管路状态、保证运行安全、避免突发性腐蚀泄露事故有重要意义。
目前,压力管路腐蚀状态实时监测以侵入式的测试探针为主,包含物理测试探针和电化学测试探针两大类。其中,物理测试探针包括电阻测量探针、失重挂片等,电化学探针包括交流阻抗探针、线性极化探针等,但侵入式的腐蚀状态监测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
本成果提供一种压力管路腐蚀损伤的监测探针、系统及其方法,解决现有监测探针选择性受限过强的问题。本成果提供的监测探针,包括腐蚀片、应变测量片、应变数据传输电缆和密封组件。
该监测探针采用多道密封技术,敏感性高,能够实时快速反应,比传统的电化学探针和电阻探针精度高,在确保探针测量元件损伤破坏能力的基础上,整支探针还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了被测压力管路的压力边界安全;该探针环境参数影响小,适用高温、低温、污损等多种环境,对压力管路内部介质无特殊要求,汽、液、多相流介质环境的压力管路均适用,还可用于管路内部压力的监测。
合作需求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
成果四:一种氢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氢气监测技术
所属领域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成果简介
氢能源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将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氢气是氢能源的主要载体,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易燃易爆气体,在空气中具有很大的爆炸浓度范围和较低的点燃能量,其使用的各个环节中都面临安全问题。为了确保氢气的安全使用,需要实时监控周围环境中的氢气浓度并在泄露时及时报警。因此,开发出低成本、易操作和高性能的氢气传感器对氢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氢敏材料例如钯(Pd),在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吸氢性能和可逆的氢化物生成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氢传感领域。基于钯在吸氢过程中的介电常数变化和催化性能的改变,已经制造了多种光学氢传感器。氢气传感器主要包括利用电传感的传感器和光学氢气传感器,电传感氢气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电火花,非常不利于测量氢气这种易燃易爆气体。
本成果研发的光学传感器主要包括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和膜结构传感器。膜结构传感器通常由多层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纳米膜组成,利用纳米膜吸收氢气后产生的介电常数变化进行氢气测量,氢气浓度变化可以通过反射率(透射率)强度变化或者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的颜色变化进行确定。
合作需求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
如您有成果发布或成果对接意向,欢迎联系
秦杰
020-84112410,13560237601
陈湘鹏
020-84115268,15875072084